觀點菲律賓

如何最有效地實施救援?

惠康基金會國際行動主管惠特沃思:目前,救援行動通常依靠既往經驗。如果通過科學的研究,在救援中採取專業方法,將給受災者帶來更大福祉。

不久前菲律賓發生了特大災難,無人不爲之動容。城市被夷爲平地,家長抱著孩子的屍體,倖存者述說著親人被從自己身邊沖走的情形——面對這些畫面,同情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反應。颱風「海燕」(Haiyan)這類重大災難的倖存者需要援助。提供援助服務的救援機構理應獲得公衆支持。

必須向突然間孤立無援的人們提供避難所、食物、衛生設施和醫護服務;若不提供援助,則人道危機將釀成更大的痛苦。不過,我們在敬佩救援機構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一點:救援行動必須有效開展。必須依據有力的證據來實施人道救援行動。

遺憾的是,目前的證據基礎非常薄弱。我們知道,暴風雨、地震和衝突都會對人身健康與幸福帶來極大的傷害,坐視不管不是辦法。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對於哪些救援手段效果最好卻幾乎一無所知。在人道救援行動中,採取得到充分證明的做法不但非常罕見,而且通常是辦不到的。

您已閱讀21%(362字),剩餘79%(14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