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於12日公佈,5000字的檔案保持著中共一貫程式化的風格和粗梳的語言結構,一目瞭然的具體領域的改革和文字之間的話外音成爲各方揣摩的對象。
曾在早年擔任中共官員,並在20世紀80年代參與鄧小平改革方案制定的中國學者吳稼祥對這一公報表示樂觀,並稱作爲一個綱領性的檔案而言已經是「目前中國社會條件下能夠出臺的最大限度的公報」,但還是要看下一步怎麼去做。
吳稼祥說,三中全會的公報,從性質上來說就是綱領性的,不會出具體的分領域改革方案,主要是劃定改革的領域,並通過肯定的語言,比如「可以」來對改革的領域給出許可,這次公告基本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法治各個方面都涵蓋。
您已閱讀17%(293字),剩餘83%(14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