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

從紋身師到設計師

一些頂尖的紋身師開始向其他領域發展,比如與奢侈品牌合作設計產品。還有一些紋身師通過電視節目出了名,開始利用自己的名氣創立品牌。

15歲時,還在上學的賽拉•胡尼揚(Saira Hunjan)拉著媽媽一起,去假期打工的地方見她未來的老闆。那位老闆警告這對母女說:「在這兒工作會聽到不少髒話的。」就這樣,在倫敦南部這家名爲巴里盧韋納(Barry Louvaine)的紋身店,胡尼揚的紋身師之路開始了。胡尼揚今年32歲。當年的老闆盧韋納如今已去世,他是一名馬戲團演員的養子,曾爲演員米基•魯爾克(Mickey Rourke)和德魯•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等名人紋過身。

在少女時期,胡尼揚就非常迷戀傳統的身體紋繪藝術(特別是印度裝飾藝術)、紡織品圖案以及寺廟。她「一天到晚都在畫畫」,一開始在紙上畫,然後在自己身上畫,接下來發展到在願意給她畫的朋友的胳膊和腿上畫。在買了一本紋身雜誌之後,她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了。她的父母(分別是出生在烏干達和肯亞的印度人)並沒有試圖引導她走一條更理智的道路。她的父親在電子維修店工作,曾在業餘時間畫油畫和圓珠筆肖像畫。在學校職業服務處,她在一個電腦項目中填入了自己的興趣,隨後接到了一些常規辦公室工作的邀請。胡尼揚說:「我心想,『這些工作我一個都不感興趣。』」於是她找到了盧韋納。

胡尼揚17歲的時候才紋了第一個紋身。她說,現在除了「身體兩側的一些地方」,她身上大部分地方都有紋身。她已經不再做新的紋身了,但如果有人盯著她看,她很少會覺得不好意思。她說:「我甚至想都不會想這件事。我覺得年齡再大一些,我就會完全不在意了。」

您已閱讀23%(620字),剩餘77%(20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