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多年沒回過牛津大學(Oxford)了,因此最近故地重遊時,我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四處走動時,我不斷回想起25年前的同一個月份,還是個大學生的我第一次來到牛津大學時的情形。我禁不住想到:「我居然能走在基督堂草坪(Christ Church Meadow)上查郵件!」我上大學的時候,學生宿舍裏甚至連電話都沒有裝。
牛津大學努力讓自己亙古不變。晚上站在大多數學院的方庭裏,環顧四周,你無法確定此時是1613年還是2013年。但事實上,牛津已經變了,變化得非常快。我所知道的那個牛津大學,充斥著性騷擾、種族主義、僞文藝和雪莉酒。那個牛津已不見蹤影,如今的牛津非常專業,並且開始關心金錢。
在我讀書的年代,考進牛津並不是太難,因爲無論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幾乎所有考上的學生都來自英國少數上層或中上層家庭。此外,那時幾乎沒有女生。儘管當時的錄取流程隨意性頗強,但要通過還是需要一點好運的。比如,我所知道的一名導師就理直氣壯地青睞畢業於公學的淺髮色的高個學生。
您已閱讀20%(427字),剩餘80%(17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