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如何推進中國財稅改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汪德華:「383方案」被過度解讀,反映了市場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出臺的改革措施的期盼。財稅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建立一個與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現代化國家財稅體制,需要以「問題導向」爲原則對財稅改革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思考。

編者按:變局之年,各方關注。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日期的臨近,各方人士也從經濟、政治、法律等不同領域給出各自的改革路線圖。

公衆期待與落地政策之間,分野幾何?中國經濟的高成長能否維持?結構性改革如何破局?各界改革共識如何達成?中國未來道路何去何從?…… FT中文網對於這一議程一直保持關注,並於近期推出了三中全會專題(可見專題鏈接)。

在本文中,汪德華博士回顧中國財稅改革歷史,強調根本目標應是建立一個與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現代化國家財稅體制,需要以「問題導向」爲原則對財稅改革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思考。他同時指出,「383方案方案」被過度解讀反映了市場對於三中全會即將出臺改革措施的期盼。改革永在進行時,三中全會不是改革的終點。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11月9日-12日召開,會議將審議並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意見。這表明新一輪改革是全方位的,而非僅僅限於經濟體制改革。近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供起草三中全會檔案參考的、限於經濟體制改革領域的研究報告「383方案」,一度被媒體和市場過度解讀。

您已閱讀4%(448字),剩餘96%(9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