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興市場

Money mirage poses emerging markets danger
虛幻的新興市場流動性?


FT專欄作家邰蒂:新興市場資產的真正問題是,流動性充足的場景並不真實。即便美聯準現在推遲「削減」量化寬鬆規模,投資者也不應忘記今夏的市場動盪。

If a shock were to hit Brazil, India, Indonesia – or any other emerging market country – tomorrow, how would investors react? Would asset values adjust smoothly, amid an explosion of trading flows? Or would markets instead freeze up, as liquidity evaporated?

如果明天巴西、印度、印尼或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遭受衝擊,投資者將會如何反應?是在交易量激增的情況下,實現資產價值的平穩調整?還是市場會隨著流動性蒸發而陷入停滯?

您已閱讀5%(336字),剩餘95%(60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