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誰在競爭人民幣業務?

全球各金融中心正在激烈競爭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地位。在如此之多的國家激起對於人民幣的興趣,這似乎是中國政府有意爲之的策略。各金融中心需要共同努力打造人民幣離岸流動性,以推動中國政府放鬆資本管制。

雖然匯率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國政府管制,並且提供給持有者的投資選擇非常有限,但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吸引到了爲數衆多的追求者。

倫敦、盧森堡、巴黎、法蘭克福以及蘇黎世都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標榜爲人民幣在歐洲地區的交易中心。而香港、新加坡、臺北和雪梨則爲爭奪人民幣亞洲交易中心的頭銜而展開了激烈競爭。

憑藉愈發老練的手腕,中國政府使得人民幣的每一位追求者都感到自己獲得了特別垂青。僅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中國央行就與歐洲央行(ECB)訂立了金額高達3500億元人民幣(合57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授予了倫敦8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度,使倫敦金融城的人民幣資產可以投入中國市場,之後又向新加坡頒發了性質相似、但規模略小的人民幣投資額度,總額500億元人民幣。

您已閱讀20%(323字),剩餘80%(12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