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IMF

解讀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

FT專欄作家布里坦:IMF曾是「經濟反動」的代名詞,是預算緊縮和抗擊通膨的倡導者。但在其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IMF卻擔憂起了世界經濟過度收縮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是「經濟反動」的代名詞。IMF官員頻頻告誡各國政府收緊預算;IMF常常認爲貨幣政策的抗通膨力度不夠,而且如果它有一定的勇氣,它還會向工會會員宣傳壓低工資的必要性。

時過境遷,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卻在擔心世界經濟會過度收縮、貨幣和財政政策過於緊縮、消費低迷和失業率無畏的高企——這種種因素將會抵消被嚴重誇大的通膨威脅。但由於約190個成員國的政府很難在內部達成共識——更不用說在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報告的主旨必須用IMF的術語僞裝起來。這很像一位之前過於嚴厲的父親在告訴自己處於青春期的子女可以放鬆一下、在城裏逍遙幾個晚上。

閱讀《世界經濟展望》的最佳方法是先審視概括性的預測圖表,然後檢視文字。這倒不是因爲圖表有什麼特別的科學價值,而是因爲相對文字而言,那些經政治途徑上任的IMF董事更難對圖表做手腳。

您已閱讀23%(394字),剩餘77%(1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