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上海自貿區「低調」面世。作爲自貿區的主要改革試驗之一,金融業開放舉措最受關注,而銀行業又關乎金融核心。但週日公佈的「負面清單」中,外資投資銀行具體參股上限並未明確,以及「總綱」中關於金融改革相對保守的措辭,不得不讓人對自貿區金融改革的預期打個折扣。
週日晚間公佈的「負面清單」,列出了自貿區內外資企業「不能做的事」,涉及16個行業門類。從金融領域看,外資企業投資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仍受限制。
在中國金融行業三大板塊——銀行、保險、證券中,外資獲准參與程度和之前相比,並未太多變化。變化最大的是保險業:先前外方投資比例不超過25%,自貿區內上限升至50%。外資對證券公司的參比上限在2012年就從之前的三分之一提升至49%,此次自貿區保持一致。
您已閱讀40%(325字),剩餘60%(4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