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爲李克強經濟學破冰一步,上海自貿區的引發諸多關注。這是中國特區實驗的又一次升級版抑或僅僅是一次政策放鬆的區域性實驗?自貿區對於中國經濟長期意義幾何?如何防範自貿區金融風險?
在這篇文章之中,邵宇博士認爲金融的國際化纔是自貿區的真正內涵,其終極目的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過的一關是放開資本項目管制。
FT中文網對此議題會持續關注,敬請讀者期待,自貿區專題鏈接可見此處。
最近筆者耳邊總是迴響著兩個樂曲旋律,一個是《環太平洋》:這部時髦電影不僅僅是奧特曼打小怪獸的男人浪漫,也同時具有強烈的地緣意味,它告訴我們未來的TPP世界是怎麼樣的,美日結親纔是太平洋的王者,中俄的機器人都不靠譜,幾下就被打殘。還有一個就是《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是的,這就是當下的自貿區之歌。歷史再度押韻,2013年,這是一個炙熱的夏天,在中國的東海邊又畫了一個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空出世。
您已閱讀5%(423字),剩餘95%(81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