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金融體系的過去還是將來,都與五年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時一樣,仍是一個有毒的話題。這是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被迫退出美聯準(Fed)主席候選人名單所帶來的一個教訓。在很多民主黨人看來,薩默斯要對導致2007-09年那場危機的金融自由化負責。的確,關於危機起源和後果的辯論仍未結束。在我們仍未告別危機帶來的特殊政策時,又怎麼可能結束呢?
雷曼破產五週年,是一個讓我們反思過去、探尋未來的機會。比如說,雷曼破產有多重要?其意義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重大,原因有兩點。比較次要的一點是,無論雷曼倒閉與否,當時都有一場金融危機在醞釀中。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場金融危機是資產負債表拉伸過度的表現。這些受損的資產負債表進而也是強勁復甦姍姍來遲的原因。
這並不是說2008年9月讓雷曼倒下的決定就不重要。這一震盪給市場帶來了災難性的擠兌。這些壓力的指標之一是三個月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銀行間無擔保的借款利率)以及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同期央行隱含利率)之間的息差。在雷曼破產的那一天,這一已經高企的息差開始擴大。隨著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多米諾骨牌一個個倒下,這一息差不斷擴大。10月10日,這一銀行償債能力指標所反映的壓力達到了最高點。(參見圖表)
您已閱讀27%(554字),剩餘73%(15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