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

合同小字的大麻煩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消費者往往不閱讀附屬細則,因爲合同語言根本不是用自然語言。或許可以製作可機讀的私隱合同,讓電腦幫忙。

今夏的歡樂故事來自俄羅斯。俄羅斯國有電視臺今日俄羅斯(RT)報導,一個富有創意的小夥子面對信用卡公司打了個翻身仗。

報導稱,一家信用卡公司主動向迪米崔•阿加爾科夫(Dmitry Agarkov)發出了開辦信用卡的要約。阿加爾科夫對合同的條款不滿意,就自己寫了修正條款,在合同上籤了名,然後寄給了銀行。銀行會簽了合同,給他發了信用卡。銀行顯然沒有注意到,阿加爾科夫在修正條款中要求欠款零利率、無限信用額度、以及高達近20萬美元的合同終止費。到目前爲止,法院一直站在阿加爾科夫這一邊。

反正,就像湯姆•韋茨(Tom Waits)有一首歌中唱的,合同正文施予的,在附屬細則裏又拿走。但不消說,我們消費者往往不閱讀小字印刷的合同附屬細則。很難算出人意料的是,附屬細則往往令人費解。

您已閱讀22%(335字),剩餘78%(12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