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昨天向社會撫養費制度漏洞發起衝擊,並獲各地媒體廣泛響應。
南方都市報今晨頭版頭條就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以及三方反饋:《「超生罰款」到底有多少?審計署回應:並不掌握社會撫養費的底數;衛計委回應:要求各地做好資訊公開工作;新華社評論:不清不楚的賬目掩蓋了什麼》。
前兩段官方回應也是來自電稿:「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姚宏文4日晚回應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有關問題……姚宏文說,徵收社會撫養費有法可依。且應當納入地方政府預算管理……社會撫養費不屬於中央財政收入,也不屬於衛生計生部門收入;社會撫養費的收入沒有對應的支出科目,也不允許與計劃生育支出掛鉤,更不是一一對應關係」;「審計署有關負責人昨日稱,已於9月3日收到律師關於社會撫養費的資訊公開申請,審計署將依法依規辦理。審計署8月30日在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會議上已提到,過去幾年,由於民生資金和項目涉及面廣、使用分散,受審計力量和技術方法的限制,對資金額相對較小、使用較爲分散、涉及特定地區或特殊人羣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社會撫養費、扶貧資金等未組織過全面審計,也未能全面掌握這些資金的底數」。
您已閱讀12%(478字),剩餘88%(34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