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和一位同系讀書的美國人談起各自的孩子。她做了二十多年單親媽媽,終於熬到了大女兒工作成家,小兒子離家讀書。我的女兒當時才兩歲多。她問我們是否還計劃要老二。我回答說還在猶豫中,我和老公當時分居兩地讀博士,精力不濟,經濟也喫緊。她很理解地說:「要孩子,是一個不夠,兩個太多」。我覺得這句話太精闢了。既然孩子不能要一個半,就生一個打住吧!
然而Abby到了三歲時,我們還是做了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 的俘虜。具體地說,是做了Abby間接傳達的同伴壓力的俘虜。她所在的蒙校一個班裏25個孩子,3歲到5歲不等,其中只有她和其他兩個中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時不時班裏就有小嬰兒照片貼在門上,說哪個小朋友又多了弟弟妹妹。
Abby因此著急得天天找我要弟弟妹妹。有一天在飯桌上還涕淚交流地說:「沒有弟弟妹妹,我就長不大了。」因爲招架不住小傢伙的懇求,再加上我們自己也淡忘了養孩子的苦累,就在Abby四歲半的時候給了她一份特大禮物,一個小弟弟。
您已閱讀32%(421字),剩餘68%(8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