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國際投行爲何撤資中國四大行?

FT中文網財富管理編輯馮濤:中國國有四大行季度業績好於預期,資本金狀況也好過國外同業,但在經濟放緩、不良貸款增加、流動性承壓之際,外資撤退或是上策。

美銀美林本週表示,已著手出售所持剩餘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今年稍早時候,高盛已經全部出售七年前買入的中國工商銀行股份。儘管近期公佈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但仍無法阻擋國際投資人撤離中資銀行的腳步。

上週公佈的最新季報披露顯示,中國國有四大銀行的季度業績均好於預期。與國內外同業相比,四大行資本金狀況良好。爲什麼美國銀行還是要減持中國建行?

首先,獲利豐厚。2005年美銀支付30億美元在建行上市前購得後者9.9%股權,隨後幾年陸續增加持股。2009年以後,美銀開始減持,2011年將建行股份陸續出售給包括新加坡淡馬錫在內的財團。根據美銀2009年至2013年提交監管機構的檔案,來自股利和售股的整體稅前收入約180億美元。

您已閱讀26%(315字),剩餘74%(9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