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中國穩成長措施更應兼顧民企

FT中文網財富管理編輯馮濤:近期中國經濟數據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但中小企業並未見明顯好轉,反映出中國政府在市場資源配置、要素價格改革等方面仍需改進。

近期中國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優於預期,釋放出經濟企穩信號。其中中國8月PMI數據連續兩個月反彈,顯示製造業有復甦跡象,但難言製造業全面復甦,中國中小企業仍面臨經營艱苦的局面。中國政府需在「穩成長」基礎上,加大力度經濟轉型。

自今年7月份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了「經濟成長下限」以來,在中國政府一系列穩成長措施的提振下,中國經濟前景有所改善。比如中國國家統計局將2012年GDP增速初步覈實數下調至7.7%,爲2003年有可比口徑以來的首次下修;官方、滙豐PMI顯示經濟重新進入擴張階段;FDI大幅超預期,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長期信心等。上述這些積極的變化,似乎已經在中國股市中有所反映了。在金融、地產帶動下,週二中國股市上證綜指收漲1.18%,創下兩個半月來收盤新高。

週日公佈的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1,爲去年4月以來最高位。新出口訂單指數重上擴縮分水線之上,報50.2,也是今年4月以來重上臨界點之上。而週一公佈的滙豐中國8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0.1,四個月來首度回升至50上方。再看稍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0322兆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11.1%,增速與1-6月份持平。

您已閱讀59%(534字),剩餘41%(3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