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日關係

中日領導人有必要開展對話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亞洲項目研究員肖夫:儘管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可能不會在G20峯會期間進行會晤,但這兩位國家領導人也應儘快安排會面。畢竟他們被期望承擔領導人的重任。

G20峯會將於9月5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屆時中國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共處一室。然而,對於推動中日關係緩和至關重要的會晤並不太可能出現。中國東海的緊張態勢升級,這一僵局持續所帶來的風險過大。

2012年9月,日本國有化位於中國東海的部分爭議島嶼,即中國所稱的釣魚臺(日稱尖閣列島),自此中日兩國領導人沒有進行任何會晤。今年夏天,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與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均出席了在汶萊舉行的東盟峯會,但雙方沒有進行交談。2013年7月,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齋木昭隆訪華。這是自2012年10月以來中日兩國高級別官員的首次會面。然而,此次會面對於兩國關係的進展並沒有很大推動。在齋木離京後不久,習近平重申中國堅決不在東海與南海的「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妥協。

之後據稱,中方拒絕與日本進行高層會談直至安倍晉三決定是否於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參拜極具爭議的靖國神社。靖國神社中供奉著包括戰犯在內的日本陣亡軍人,而日本官方的參拜一直以來都會引發日本與鄰國的關係緊張。然而,即使時至今日,敏感的紀念日已過,安倍保持克制沒有親自參拜靖國神社,但阻礙兩國關係和緩的障礙仍然存在。

您已閱讀22%(487字),剩餘78%(16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