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引發的福島(Fukushima)核電站三重熔融事故過去已兩年半,日本國內曾一度備受推崇的核工業依然一片混亂。50座反應堆中,運行中的只有兩座。試圖讓癱瘓的福島核電站退役的努力,仍然像滑稽喜劇片《基斯頓警察》(Keystone Kops)裏的一幕:老鼠咬斷了電纜,導致危險的斷電。今年7月,經過數月的含糊其辭後,半國有化的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終於承認福島電站受到輻射的廢水正向海洋中滲露。本月日本政府開始介入,凍住電站周圍的地面來阻止洩露,不過此方法尚未經過測試。目前的估計顯示,福島核電站退役需要耗時數十年,花費高於100億美元。對於廉價的核燃料,這樣的代價可謂不菲。
其他有核工業的國家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長期以來,核電站的支持者都通過淡化重要開支(尤其是處理廢舊燃料的費用),從而低估了核電的成本。核電行業的經濟優勢也已進一步受到頁岩氣革命的侵蝕。
在日本,如果說尚有一絲值得安慰的,那就是新成立的核監管局(Nuclear Regulation Authority)的作用。以前的核監管機構隸屬於日本貿易省,而貿易省大力倡導核電,更關注的似乎是幫助核電行業掩蓋事故,而不是保障核電的安全性。新監管機構表現得更加強硬。核監管局披露了福島洩露情況,並且在安全得到保證之前,抵制住了政客以及大企業要求重啓核反應堆的壓力。
您已閱讀59%(579字),剩餘41%(4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