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一幢幢莊嚴的新哥特風格建築勾勒出孟買南部的天際線。這些建築擁有裝飾華麗的塔樓,形狀怪異的噴水嘴,跟曼徹斯特或倫敦可能更搭,與這個現代印度的金融首都有些不協調。乍一看,這些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建築大概不過是殖民者雄心的產物(有人或許會說是奢華無度的產物)。但事實上,這些建築的出現緣於一個頗令人意外的商業動機:全球棉花貿易。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切斷了大英帝國最重要的一條棉花供應線,這反過來促使其第二大供應國——印度——的棉花出口量大增。印度經濟開始繁榮,獲得的收入爲日後孟買(當時孟買的英文名稱還是Bombay)興建大型火車站和民用建築提供了資金。
近兩百年過去,孟買的天際線只是爲棉花的深遠影響提供了一個小小例證。喬治•列洛(Giorgio Riello)的《棉花:塑造現代世界的纖維》(Cotton: The Fabric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一書爲我們揭示了更多這樣的例證。
您已閱讀27%(415字),剩餘73%(11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