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安倍晉三

安倍,務實還是好戰?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選舉中贏得大勝,將加重日本國內外許多人的擔憂。他們認爲,在獲得更強大民意授權之後,安倍將放手推進民族主義議程。但也有人指出,安倍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可能會把自己的政治資本用於兌現經濟承諾,而非推動修憲。

在日本西部山口縣(Yamaguchi)白色粉牆的中世紀城堡小城萩市(Hagi),有一座小小的銅像。其主人是封建領主毛利元就(Motonari Mori),他曾給自己的三個兒子講「三矢之訓」這個寓言。他解釋說,三兄弟若不團結一致,就會像一支一支的箭那樣容易被折斷;但若是三支箭合在一起,就不那麼容易被折斷了。

安倍晉三(Shinzo Abe)借用了這個民間智慧來解釋「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三大支柱,即貨幣、財政和供應方政策,其總目標是重振日本經濟。他的政治靈感有很大一部分可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那種深刻保守主義和改革派熱情的混合體,當時山口縣加入另外三個反叛地區的行列,開啓明治維新(Meiji Restoration)運動,推動日本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這些事件看上去也許和昨天日本參議院的選舉毫無關係;星期天,日本公衆(至少是那些願意去投票站投票的人)讓安倍的自民黨(LDP)在國會上院贏得了多數席位,以此肯定了安倍上任七個月來的表現。由於自民黨已經控制國會下院,這將使安倍在推動立法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您已閱讀30%(459字),剩餘70%(10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