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外對話:「世界工廠」的成本困境

隨著中國社會日益富裕,薪酬期待不斷升高;隨著勞動者的意識提高,優秀工人的成本也變得更高昂。中國成長的引擎——製造業出現了問題。

21世紀已匆匆過去十數年,中國可能發現曾經讓其成爲世界工廠、推動其成長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再奏效了。隨著中國社會的日益富裕,薪酬期待在不斷升高;隨著勞動者的資訊靈通和意識提高,對更高薪酬標準以及更好工作環境和社會治理的要求在不斷增加;隨著就業達到新的高度,優秀工人的人工成本也變得更高昂。中國成長的引擎——製造業出現了問題。

作爲對勞動力成本升高的反應,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正在把生產向發展中市場轉移。在某些案例中,這是爲了利用當地的商機,比如汽車廠商福田最近宣佈將在烏干達生產商用汽車,供應東非市場;北京汽車則在南非開建一家小巴工廠。

還有一些企業則利用對歐美優惠或零關稅出口複雜的原產地規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等經濟欠發達國家建立生產基地。

您已閱讀19%(315字),剩餘81%(13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