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拾起中國上月突然退去的流動性大潮所留下的碎片時,兩個重要問題顯得突出起來。首先,中國政府意欲何爲?其次,如果負面流動性狀況再次出現,投資者應到哪裏避險?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相當明顯。在前幾次試圖縮小中國影子金融業的努力宣告失敗後,中國政府領導人決定給行爲出格的國有銀行上一課。中國央行(PBoC)的做法是,從6月13日起,停止向銀行間市場注入流動性,當時正是銀行最缺流動性的時候。而在另一項打擊虛假出口的措施之後,從香港偷偷流入的「熱錢」已在減少。隨著季度末的臨近,由於銀行需要資金來美化其財務報表,資金短缺進一步加劇。
很快,銀行突然發作的陣痛在急劇飆升的銀行間利率上得到了明顯體現。今年以來基本上位於4%以下的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曾一度飆升至13%以上。然而,中國央行仍繼續收緊資金。
您已閱讀23%(354字),剩餘77%(11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