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案例分析:李寧爲何不敵耐克和阿迪?

李寧公司未能適應市場發展,其定位讓消費者困惑。該公司標識和廣告語與競爭對手過於相似,讓消費者認爲它是模仿者。

情況

體操運動員李寧在1984年成爲中國人的英雄,當時他在洛杉磯奧運會上贏得6枚獎牌。那屆奧運會是新中國時隔32年之後參加的首屆夏季奧運會。

到了1990年,李寧創立了自己的運動服裝企業李寧公司(Li-Ning)。李寧公司可謂一鳴驚人,1999年,該公司在華收入達7億元人民幣,是耐克(Nike)和Adidas(Adidas)的兩倍以上——這兩家公司在華收入分別爲3億元人民幣和1億元人民幣。

您已閱讀13%(192字),剩餘87%(13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