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幾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抵達美麗而喧囂的恩尼斯基林(Lough Erne),他們參加的情況介紹會肯定會充斥著關於國際稅收改革的不同觀點。如今的稅收規則非常複雜,更簡化、更透明的稅收體系將會讓每一個人受益。因此,我們一直鼓勵在八國集團(G8)主要經濟體和經合組織(OECD)層面上開展更加廣泛的討論。
幾十年來,全球各國政府(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政府)都在積極招徠外國投資,因爲投資可以在創造未來就業和推動經濟成長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在歐洲國家中率先針對汽車製造商提出了大量的製造激勵措施。比如說,日產(Nissan)獲得了價格特別優惠的土地,在桑德蘭(Sunderland)興建了汽車裝配廠。30年之後,這家日本公司成爲英國製造業的中流砥柱,也成爲體現「不列顛」生產率和創新能力的標杆企業。
正如40年前,製造業投資被看做是經濟成功的一項基本要素一樣,現在各國也非常重視技術投資。經濟學家恩里克•莫雷蒂(Enrico Moretti)最近的研究顯示,一座城市每新增一個高技術就業崗位,技術領域之外就會相應增加另外五個崗位。看一看倫敦肖爾迪奇區(Shoreditch)科技城(Tech City)的創新態勢和創造力,就能感受到技術投資的長期收益正在顯現。谷歌(Google)正在科技城附近新建一個倫敦辦事處。
您已閱讀40%(560字),剩餘60%(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