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李克強爲什麼按兵不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軍:新一屆政府是否會再次啓動保成長計劃?這取決於李克強未來幾年裏能容忍的最低成長率。基本面如要回到08年前,則需要痛苦地清算投資擴張遺產。

至少到目前爲止,中國經濟的減速趨勢還沒有得到扭轉。世界銀行剛剛出版的《2013年全球經濟展望》把中國今年的成長率從之前的8.4下調到了7.7。而國家統計局(NBS)上週公佈的5月份信貸數據也顯示,貸款的增加也不盡人意,僅爲6670多億人民幣,比4月還是減少了1200億元之多。當然,即使新增貸款增加到8000億甚至更高的水準,也未必意味著經濟放緩的態勢真正在改變,因爲在2008年以來貸款的巨量擴張使得中國的貸款規模迅速擴大到接近GDP兩倍的情況下,新增貸款的增加很可能更多的是爲了償還舊債而非爲用於投資。所以真正要關注的不是貸款流量的變化,而應是存量變動,即是貸款餘額是否在持續成長。但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上,這兩年多來,由於中央政府在宏觀上採取收縮的政策,特別是房地產政策的調控層層加碼,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已經明顯回落。在2008年之前,投資的年成長總是會超過25%,而現在已經下降到不足20%,而東部地區的投資增速不到全國水準的一半。由於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的回落,工業增加值的成長回落的就更快了。在正常年份,工業增加值平均每年保持25%的成長率,而2010-2012年的成長率則下降到了不足10%。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隻有7.8%。這無疑是導致經濟放緩的直接原因,因爲在中國的GDP中,工業增加值佔了幾乎一半。

這樣看起來答案就非常清楚了。如果允許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速再次回到25%或更高的水準,那麼,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勢頭就可以迅速得到制止和扭轉。畢竟,2008年在「四萬億」刺激計劃下擴張起來的產能(包括迅速積累的房地產和其它資產的規模與泡沫)絕大多數是唾手可得的。所以,一旦中央政府再次啓動新一輪的刺激計劃,這些產能就會迅速被利用起來,將中國經濟的成長率再次推高到9%,的確也不是一件多難的事。上個月,在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的一次演講活動中被問及成長率是否還能回到8%以上時,我就這麼說了。那麼,緊接著的問題就自然是,中國的新一屆政府領導人是否會再次啓動新一輪的保成長計劃呢?我最近去香港和新加坡,這也是一個必然被問起的問題。坦誠地說,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也不是沒有答案。我的答案是,這要看李克強在未來幾年裏能容忍的最低成長率是多少了,是7.8%,7.5%還是7%?

您已閱讀33%(934字),剩餘67%(18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切問近思錄

張軍,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經濟學界嶄露頭角,至今仍是中外經濟學界的活躍人物。他對中國經濟成長和轉型的研究著述豐厚。現任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經濟」長江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復旦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