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習奧會將產生多重的歷史分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錢斯:領導人私人關係往往影響歷史進程,而習奧之間也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習奧會的重要性或許與尼克松和毛澤東的會晤相當。

如果說1972年尼克松總統在北京和毛澤東的會晤屬於「震級」很高的外交會議的話,我們應該如何衡量上週中美兩國元首在加州的會晤?是將它看做一場普通的、例行公事的會議,和每年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擾擾的各種雙邊會議並無差異,還是說它有著全球性的影響,會標誌着中美關係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從而在未來幾十年裏被人銘記?

在過去,領導人的個人特徵對歷史演進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英國的命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結果,都依賴於1940-1941年美國對英國提供的支援。在1940年底,英國的美元儲備快要消耗光了,如果不是羅斯福決定以「賒賬」的方式向英國提供艦船和武器,即使是作爲一個大帝國的英國,也無法繼續抵擋納粹德國領導的軸心國。羅斯福1940年支持英國的決定並不只是基於自利,爲美國構建一個對抗納粹侵略的緩衝地帶。相反,決定性的因素是他和丘吉爾的私人關係,這段關係來源於一戰期間他們各自在本國海軍中任職的歷史。

另一個例子是1986年,里根和戈巴契夫在雷克雅維克會晤,雖然沒有達成決定性成果,但展示了雙方的關係未來可能走多遠。這爲美蘇雙方提供了信任基礎,爲「冷戰」的結束鋪平了道路。

您已閱讀21%(482字),剩餘79%(17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