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中美應達成「大妥協」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薩勃拉曼尼亞:中美經濟摩擦可能削弱全球經濟賴以運轉的多邊機構。出路是由美國和中國達成「大妥協」,即美國放棄部分權力,以換取中國發揮更大的全球領導作用。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與習近平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會晤時,合作言論將回蕩在南加州的沙漠上空。現實卻是另一回事。全球最重要的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摩擦,有可能削弱全球經濟賴以運轉的機構。

預計習近平將在未來10年擔任中國國家主席。當他在幾年後會晤下屆美國總統時,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WB)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可能都已變得無關緊要。這對世界其他經濟體而言可能是場災難。

出路是由美國和中國達成一項「大妥協」。這將要求爲了目的而交換權力。換句話說,美國將在這些機構放棄部分權力,以換取中國發揮更大的全球領導作用,從而維護體系的真正目的——自由、公平的全球化。但中美雙方首先必須克服日益加深的互不信任。

您已閱讀19%(314字),剩餘81%(13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