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將關注中美兩國首腦在本週峯會上的肢體語言。如果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與習近平能夠建立友好關係,他們將挑戰中美註定陷入對抗的宿命論。這種悲觀觀點源於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美國對此如鯁在喉):到2016年,也就是歐巴馬任期的最後一年,中國經濟總量很可能超過美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工業化國家俱樂部經合組織(OECD)都給出了上述預測。這一觀點極其敏感,僅僅是說出來,就招致美國國內一片否認浪潮。確實,這些預測剔除了兩國生活成本差異的影響,有誇大其詞之嫌。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即便用實際匯率計算,中國成爲頭號經濟大國的日子也只是推遲一點而已——到2018年。(多出來的這兩年可真讓人欣慰。)
即便中國成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普通美國人依然比普通中國人富裕,這是確定無疑的。同樣確定的是,美國軍隊之先進,中國尚難望其項背。而華盛頓的空氣也比北京乾淨多了,漢堡也更可口。
您已閱讀25%(412字),剩餘75%(12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