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習奧峯會難避朝核問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朝核問題將是中美首腦會談的重要議題之一。該議題將考驗美國和中國領導人就敏感全球問題展開合作的能力。

時隔60年之後,北韓半島再次成爲國際事務的焦點。韓戰結束後,國際事務的焦點轉移到了其他地方——越南,東歐,中東,甚至阿富汗。但如今,北韓半島有充分的理由重新成爲全球關切的焦點。

北韓今年的歷次核武試驗和彈道飛彈試射,以及不斷升級的好戰言論,令南韓和美國嚴肅地考慮一個曾經不可想像的問題:北韓半島是否真的可能爆發核戰爭?

上週,我參加了南韓的濟州(Jeju)論壇。在論壇上,學者、政界人士和外交人士努力嘗試解答一些可怕的問題,比如,若南韓首都首爾遭到核打擊,會有何種影響,以及南韓先發制人地襲擊北韓核武設施能否成功?(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分別是:影響駭人,不能。)

您已閱讀21%(279字),剩餘79%(10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