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

Lex專欄:「系統性重要」的利弊

美國國際集團、保德信和GE金融被貼上「系統性重要」的標籤,目的是發現非銀行金融機構對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這個標籤是好事還是壞事?

與「系統性重要」這個詞同義的是「安全」,還是「風險」?美國國際集團(AIG)、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和奇異公司金融集團(GE Capital)在週一被貼上「系統性重要」的標籤,這是美國政府全面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發現非銀行金融機構對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大約有18家資產達500億美元或以上的銀行已被列爲「系統性重要」,還有一些金融市場的「公用事業機構」也被貼上這一標籤,如交易結算機構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對於本週被點名的這三家非銀行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非銀行SIFI),官員們研究了其資產規模、債務負擔和結構、槓桿率以及衍生品敞口。或許還會有別的SIFI,同時監管機構還在研究該怎麼對待像貝萊德(BlackRock)這樣的資產管理巨擘。

一方面,作爲一家非銀行SIFI將意味著要接受美聯準(Federal Reserve)的監督(AIG和GE金融已在其控管下),並需遵守「更加審慎的標準」。這些標準尚未最終確定,但可能要求增持更多資本,從而降低股東回報。此外,加強審查(可能包括正式的壓力測試)可能會讓管理層和股東分心。

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可以利用這些在資本、槓桿或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額外監督和審慎,向股市和債市投資者宣傳自己風險較低。點名一些對金融體系構成潛在威脅的公司,也意味著政府認爲它們的成功很重要。

您已閱讀80%(598字),剩餘20%(1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