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法國史達林主義者莫里斯•多列士(Maurice Thorez) 化名「伊萬諾夫」(Ivanov),呆在莫斯科。法國解放之後,多列士回國,並進入政府任職。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1946年辭職下野之後,多列士接手了戴高樂將軍鍾愛的一項工作:成立一所大學,即國家行政學院(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簡稱ENA),爲新的共和國培養高級官僚。多列士當時肯定認爲,這個羣體正是列寧(Lenin)當年一直在說的「工人階級先鋒隊」。自成立以來,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爲法國培養出無數政界和商界精英,現任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是他們中成就最高的一個。
在法國,「痛擊」精英的傳統可追溯到無數當權者命送斷頭臺的法國大革命時期,不過,現在纔是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畢業生和整個精英階層有史以來最低落的時期。在僅一年的時間裏,法國左翼和右翼政府相繼失去了民心。眼下,法國的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精英階層不斷爆出新醜聞(最近的一例是,法國預算部長熱羅姆•卡於扎克(Jerome Cahuzac)被爆祕密持有瑞士的銀行賬戶)。多列士寄以厚望的精英階層,如今已嚴重出問題。
在法國,精英的標誌是頭腦過人。
您已閱讀23%(538字),剩餘77%(18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