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

評級機構被指誤判美國房市反彈影響

許多投資者表示,標普、穆迪、惠譽等評級機構均未跟上不斷改善的基本面

信用評級機構曾爲高風險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美言,某種程度上造成了金融危機,因而受到了猛烈抨擊。現在,它們再次面臨批評,這一次是因爲誤判了美國住房市場反彈的影響。

美國幾乎所有城市房價出現上漲,意味著許多曾被認爲幾乎毫無價值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現在可能適合給予投資級的信用評級,這樣一來,養老金或共同基金等傳統投資者就可以購買它們。然而,越來越多不依賴這類評級的投資者表示,包括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和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在內的評級機構,都沒有跟上不斷改善的基本面。

「它們對於我們如何在這一市場中部署額外資金已變得如此不重要,可以說它們完全無關緊要,」對沖基金Pine River的科林•泰奇霍爾茨(Colin Teichholtz)表示。該基金管理著140億美元資產。

您已閱讀40%(375字),剩餘60%(5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