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

同性婚姻贏得支持的啓示

FT專欄作家庫柏:同性婚姻在一個又一個國家得到法律認可,爲左翼人士指點迷津:他們需要學會使用右翼的措辭。比如保守主義者愛談「家庭價值」,支持同性婚姻的人也可以打家庭價值這張牌。

僅僅一年前,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還不敢支持同性婚姻。歷史上,選民幾乎從沒有對哪個政治議題如此迅速地改變態度。在這個問題上,自由派人士正在一個又一個國家佔據上風。皮尤宗教信仰與公共生活論壇(Pew Forum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稱,如今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國人多於反對者。這一轉變令全世界的左翼社運人士感到振奮。他們在地球各個角落的昏暗辦公室裏喝著咖啡,辯論著他們能從這場勝利得到什麼收穫。從移民到「反毒品戰爭」,同性婚姻爲左翼人士指明瞭種種問題上的獲勝途徑。這個經驗就是:左翼人士不必採取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式的右翼政策。相反,他們所需要的,只是盜用右翼人士使用的語言。

1914年,「全世界工人階級」鬥志昂揚地開赴戰場相互交戰(指第一次世界大戰——譯者注)。自那以來,左翼人士發現,他們最鍾愛的許多信仰難以推銷。和平主義、國際主義、公民自由以及反種族主義在選民中極少激起共鳴。一些左翼核心政策很受歡迎:良好的公共服務,讓富有的人們爲他人掏腰包。不過右翼總是擁有最討大眾喜歡的立場:對少數人羣的鄙視、僅與自己家人同甘共苦的願望、對軍隊的尊崇,諸如此類。

同性婚姻運動能夠奏效,主要是因爲這一運動從右派那裏借來了「家庭價值」這類語言。同性婚姻本身是個次要問題。實際上,極少有同性戀想要結婚。以2001年首次引入同性婚姻的荷蘭爲例,專長於性與生殖方面的健康和權利問題的研究中心Rutgers WPF開展的一項調查表明,約50萬人稱自己是同性戀者。然而從2001年到2005年,這些人中只有3%步入了婚姻。

您已閱讀31%(684字),剩餘69%(15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