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WTO

中國應支持阿茲維多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錢斯:阿茲維多出任世貿組織新總幹事,中國應藉此機會支持制定新的全球性貿易規則,這可以避免中國在多邊和地區貿易安排中被孤立。

上週,正當歐盟宣佈將尋求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施加高達47.6%的關稅時,世界貿易組織(WTO)的159個成員國投票通過讓巴西人羅伯托•阿茲維多(Roberto Azevido)接替法國人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擔任WTO總幹事的決議。一項新的全球貿易協議將對中國大大有利,因此,中國應該對WTO現存規則的執行發揮儘可能積極的作用,同時盡力支持目前以建立一個升級版的全球貿易機制爲目標的艱苦談判取得最後的成功。

國際貿易佔全球經濟活動的四分之一強。在一個仍在感受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傷痛的世界上,全球貿易的持續成長至關重要。但目前的一輪以取代1993年達成的全球貿易協定爲目標的談判尚未成功。對此感到沮喪的主要貿易國家,包括中國和美國,已經轉向安排雙邊或地區性貿易協定。但地區性協定並不能取代全球協定所能帶來的巨大經濟好處。WTO是關鍵性的全球機構之一,一些評論者已經把巴西人阿茲維多被任命爲WTO總幹事視爲新興國家的勝利,認爲它表明新興國家正在從發達國家那裏奪得對全球治理的控制權。但此事的重要性遠大於此,因爲新的全球貿易協定將爲全球成長提供重要的推動,而其失敗將會帶來新的經濟意義上的「黑暗時代」,這是很多國家擔心的。

各國之間不受約束的貿易爲何能對全球繁榮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關鍵性的深層次原因,是1823年去世的英國投機商兼作家大衛•李嘉圖發現的。他發現同別國的貿易總是會改善一國的經濟狀況,因爲外貿可以讓一個國家更有效率地分配自身的生產性資源。在李嘉圖之前人們的廣泛認識是,限制進口而盡力鼓勵出口會讓一國獲利。在李嘉圖之後,經濟學家開始理解,無論是商品與服務的出口還是進口,外貿都能大大改善一國經濟效率,從而提升一國的財富。

您已閱讀36%(728字),剩餘64%(12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