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反覆強調自己謀求「和平崛起」,或許曾讓世界感到些許安慰,但這種安慰早已被其威脅性日益加大的言辭盪滌一空。最顯著的莫過於在存有爭議的釣魚臺(日本稱之爲尖閣諸島(Senkaku))問題上針對日本的態度。事實上,太平洋地區似乎即將成爲一條古老理論的試驗場:經濟相互依賴有助於維持和平。在全球化的推動下,這一理念早已驚人地再度流行。
歷史上,這一理念與法國啓蒙運動思想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有關。他認爲,道德哲學與宗教戒律未能抑制住人們的毀滅性衝動,但對自身物質利益的追逐,能夠使人們駕馭這些衝動。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中宣佈,「商業的自然結果是帶來和平」。
19世紀的經濟自由主義者理察•科布登(Richard Cobden)引申了這一論點,指出自由貿易的原則不僅將消除人們建立帝國、陸軍和海軍的慾望,還能引領人們實現良好的全球治理。然而一戰爆發沉重打擊了這一思想。
您已閱讀26%(413字),剩餘74%(1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