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震

媒體札記:添堵?作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黃金72小時」已過,但地震仍是新聞首選。有人指責志願者「添堵」,也有人指責媒體「作秀」,地震成爲對中國媒體災難報導能力的考驗。

儘管有所降溫,但雅安地震仍是中國新聞首選。

“5.12」後,「72小時」已經成爲常識,於是,衆多媒體今晨均在提醒這個時間點:京華時報用整個封面通報《黃金72小時,搜救在繼續》;長江日報那幅橙衣隊員與救援犬在落石帶間飛奔的畫面,再好不過地詮釋了標題中的「衝刺」二字;重慶晨報向着鄰省的方向說,「多麼希望今天8:02,蘆山跑贏黃金72小時」……

《72小時已過,救人莫停!》——搜狐一早就在高喊。專題強調「雅安陰雨氣候大大提高受困者生還可能」:「從4月23日早上8點開始算起,四川雅安地震已過去整整72小時,這意味著理論意義上的黃金救援時間已經過去。但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絕不表示廢墟之下再無生還者,救人工作決不可有絲毫懈怠。而對於5年遭遇兩次強震的災區民衆,如何把他們從『精神生死線』上拉回來,也已成爲擺在政府面前最迫切的問題之一。」

您已閱讀5%(363字),剩餘95%(6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