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震區紀實:賑災志願者帶來的挑戰

中國政府宣佈禁止私人志願者和民間社會團體進入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當局需要花這麼大功夫勸退志願者,這反映出中國社會的一個轉變:公民參與和慈善行爲正在興起,政府難以用傳統方式掌控局面。

四川應急志願服務總隊的一名隊長羅明(音譯)站在一個有很多軍人在忙碌的院子中間,臉色憔悴,他看出有一個威脅幾乎與上週六降臨中國西南部山區的7級地震一樣嚴重:志願者太多了。

「志願者本身就製造了某種災難,」他說。羅現年31歲,由於48小時沒有睡覺,他語速很快。「志願者比地震受害者還要多。他們沒有地方睡覺,也沒有喫的,而且他們當中多數人沒有經驗,也沒有受過訓練。」

羅明正在龍門鄉中心的一個帳篷安排志願者登記工作。地震已使當地數千人3天沒有居所、食物和飲用水。他登記了500多個志願者,但被他打發回家的志願者人數更多。「對有些人來說,他們能對災區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平平安安地從哪裏來,回哪裏去,」他表示。

您已閱讀27%(299字),剩餘73%(7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