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糾紛

分析:靠消費者來改善工作條件

只有消費者對企業施加更大壓力、促使他們要求供應商提高標準,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工作條件的改善才能真正到來。

李婉(Li Wan,音譯)在擔任沃爾瑪(Walmart)深圳一家門店的收銀員期間,曾赴香港參加了一個爲期兩天的勞資談判研討會,她從沒想到自己有可能成爲中國勞工權益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範例。

李婉今年37歲,說話輕聲細語。參加上述研討會時,她正因背部受傷而在休病假。那次研討會是在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國法律研究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Law)舉行的,研討會的照片被中華全國總工會看到了。在中國,官方背景的中華全國總工會是與僱主站在一邊的。李婉相信,工會代表將此事通知了沃爾瑪。她說:「公司當時給店裏打了電話,讓經理辨認照片中的人是誰。」2011年,李婉因「不誠實行爲」被沃爾瑪解僱。

去年9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李婉被終止僱傭關係不合法,判決沃爾瑪賠付李婉48636元人民幣(合7800美元)。如今,李婉已在其他公司就業,她不願在本次報導中使用真實姓名。沃爾瑪則拒絕就此案置評。

您已閱讀24%(416字),剩餘76%(13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