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

重新審視亞洲匯率政策

FT專欄作家奧瑟茲:中國一直被視作匯率操縱國,而「安倍經濟學」則招致了故意貶值日元的抱怨。但是,中國正輸掉匯率戰爭,而「安倍經濟學」也未見效。

亞洲不但很早就開始使用貨幣,而且很快就學會把鑄幣用作一種戰爭武器。事實上,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戰國時期,中國鑄造的錢幣形狀就像一把刀。

這也許能夠解釋爲什麼西方容易被亞洲匯率政策嚇到。很久以來,中國始終被人指責爲匯率操縱國。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新推行的以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激進手段,也導致其他國家抱怨日元匯率被蓄意低估。

然而,亞洲匯率措施其實被深深誤解了。中國並沒有贏得匯率戰,反而在輸掉這場戰爭。近年來,中國的競爭力在穩步下降,如今財經媒體甚至開始質疑中國不久後是否會面臨美元短缺——這樣的問題可能讓西方人感到喫驚,並招致他們的嘲笑。

您已閱讀17%(279字),剩餘83%(13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