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繼續其驚人表現。他任命了一個激進得不能再激進的日本央行(BoJ)團隊。曾經批評日本央行被動無爲的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現在負責日本的貨幣政策。
別搞錯。黑田東彥不僅希望實現2%的年度通膨目標,而且還認爲這是央行力所能及的事。他還能獲得政府和兩位新任副行長巖田規久男(Kikuo Iwata)和中曾宏(Hiroshi Nakaso)的支持。日本央行的官員階層可能會抱怨。但政策轉變似乎確定無疑。問題在於:它會奏效嗎?的確,「奏效」意味著什麼?
首先必須注意日本獨特的處境。在債券市場,通縮預期根深蒂固(即使這不是調查所顯示的),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爲66個基點(見圖表)。實際利率依然爲正,即便短期債券也是這樣。通縮還非常頑固。最後,債務分佈已從私人部門轉向公共部門:經濟顧問公司Smithers & Co的數據顯示,非金融企業的淨債務/股本比率已從1995年的150%降至30%。但政府淨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已從1996年底的29%,飆升至2012年底的135%。
您已閱讀23%(471字),剩餘77%(16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