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健康

限售含糖飲料,何錯之有?

FT專欄作家加普:紐約市長想限制餐館影院含糖飲料杯的最大容量,英國首相想爲酒精飲料設置最低單價,他們沒能贏得人們支持,但他們沒錯。

對於那些好心好意、奉行干涉主義的政治領導人而言,有件堪稱令人挫敗的事。麥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和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逼民衆過健康生活的努力遭遇慘敗。

紐約市長希望限制餐館和影院含糖飲料杯的最大容量,英國首相則試圖爲酒精飲料設置最低單價,二者均在爭論中敗北。人們說,兩人好像「社會保姆」,推行的政策對那些理應享受一些樂趣的窮人和少數族裔人羣構成歧視。

但兩人仍然沒錯。各國社會已經採取嚴厲措施禁菸,也應當嘗試針對飲酒和肥胖問題做出限制。自由彌足珍貴,理想的政策也應當既有效、又不唐突,但布隆伯格和卡麥隆都在不自由和不負責任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與禁菸措施一樣,這兩項政策最終可能將被接受。

您已閱讀14%(317字),剩餘86%(19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