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蘋果

蘋果程式能否改善人的行爲?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從設計出發的思維方式能夠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將這種思維方式與好學之心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人人都在談論一款新的iPhone應用——Mailbox。只需一些簡單的手勢,就能實現將郵件歸檔、延遲處理、或發送至「待處理」列表等功能。Mailbox用戶可以快速高亮整個收件箱,命令這些郵件「明天」再次投遞。如果你用iPhone手機,你可能已經在排隊等待使用這個程式了。

Mailbox有趣之處在於,它基本上就是經過重新設計的Gmail前端。與Gmail相比,Mailbox新增的實際功能很少,但卻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使我們能夠很容易地以合適的方式來處理郵件。「合適」這個詞比較有趣:我對如何處理郵件有非常明確的想法,Mailbox也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它與大部分不那麼「自作主張」的郵件客戶端不同。大部分郵件客戶端允許用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使用」客戶端處理郵件。

現代軟體令人驚歎,因爲軟體設計師旨在使複雜的工具易於使用的各種嘗試在迅速發展。嘗試的結果參差不齊,但有些非常不錯。最佳軟體的創造方式也令人驚歎:它們是優秀設計和不斷實驗有效結合的產物。設計大師通過頭腦風暴產生思路,實驗者通過實驗驗證哪些思路可行。事實上,在晶片技術不斷發展的支持下,這一過程進行得如此成功,以至於當有人說到「技術」,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電腦和手機,而非飛機、疫苗、或核反應堆。

您已閱讀34%(526字),剩餘66%(10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