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3:成長前快後慢,改革小步前行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宏觀經濟研究部陸挺、胡偉俊:對以預測經濟短期波動爲職業的投行經濟學家而言,須從三個維度來觀察:經濟、海外、改革。

過去的2012年,是不平靜的一年。經濟方面,從年初的普遍樂觀,到春夏之交的急轉直下,再到夏秋之間的政策發力,最後到年底的啓穩反彈。不誇張的說,對於以預測經濟短期波動爲職業的投行經濟學家而言,2012年是過去幾年中最困難的一年。政治方面,從年初的重慶事件,到年中的重重迷霧,再到年末的塵埃落定,以及隨之而來的新一屆中國領導人所表露的政治姿態,都令外界的揣測此起彼伏,從未停歇。

站在時序更迭的門檻上回望,政經過去一年的起落,令人目不暇接。而諸多事件所包含的意蘊,恐怕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充分顯露。但有一點恐怕很清楚,那就是在後人的歷史記憶中,2012年將作爲不平凡的一年而被記住。

2012年,海內外經濟金融領域所發生諸多事件,對中國資本市場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海外方面,歐央行頻繁出招,特別是行長德拉吉在8月「竭盡所能 (whatever it takes)」保衛歐元區的評論,成爲2012年國際金融市場的轉折點,其獲選FT年度人物實屬實至名歸。同時美聯準也在9月推出QE3,對全球資產和商品價格,進一步推波助瀾。美國房地產價格的企穩回升,則令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的前景轉向樂觀。

您已閱讀18%(488字),剩餘82%(22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