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瑞士小錶廠東成西就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在手錶業面臨市場衰退時,梅花等瑞士小錶廠因注重開拓中國市場而發展迅速。如今又開始重新向西方市場拓展。

瑞士手錶業正在經歷新一輪市場衰退危機的考驗,其實早在2008年以前就有人感覺到銷售漸漸遇到壓力,發展到今天,那些依靠大規模投資在全球迅速擴張的大公司幾乎都碰到了成長緩慢、利潤下降等難題。然而,一些不被看好的中小錶廠依託地域性小市場卻能夠在不景氣之中十分穩健地發展,讓人們對傳統的手錶銷售體系有了全新的認識。

瑞士製表業長久以來一直就有注重區域市場的傳統,即使是以斯沃琪爲代表的大集團在近10年內強勢崛起,也沒有完全抹殺各家不同的廠商與品牌的地域特點。以斯沃琪集團爲例,CERTINA(雪鐵納)至今在北歐表現強勢,HAMILTON(漢彌爾頓)傳統以美國市場爲重,UNION的基礎是德國市場,即便是浪琴這樣歷史悠久名聲也很大、眼下發展勢頭極爲旺盛的品牌,最爲高階的產品可能只出現在美洲市場,在世界其它地區就比較少見。可見,斯沃琪這樣的大集團或許可以將斯沃琪、歐米茄做成國際化的品牌,但旗下衆多其它品牌還是依靠傳統地域性市場作爲最重要的支柱。

那些沒有大集團作為後盾的品牌與廠家,堅守或者開拓傳統意義上的地域性市場就更加重要。JUVENIA(尊皇)曾經是歐洲首飾化手錶領域頗有創意的錶廠,歷史悠久但產量並不十分大,被香港的「名錶城」買進後,在中國有了穩固的銷售體系,給人以浴火重生的感覺。類似的例子還有以製造藝術化手錶見長的JEAN D’EVE(珍達菲),被香港的運年收入旗下後,迅速紮根於中國市場,同時又逐漸開始有餘力開發新產品,並且大舉返回歐洲市場。

您已閱讀48%(622字),剩餘52%(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