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中國表:離奢侈品有多遠?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中國表在技術上有長足進步,某些雙陀飛輪技術甚至超過了瑞士同類產品。中國表的軟肋是產品設計和細節。

不久前,去杭州蕭山參加了中國鐘錶商大會。中國製錶廠商極力提升品牌價值的努力讓人印象深刻。感覺中,不同的中國製錶廠商正在採用各自認爲是正確的方法,讓中國製造的鐘錶更加具有奢侈氣息。

就在本次會議上,我就中國鐘錶的年銷量請教了一位行家,得到的回答令人咋舌——9億隻,當然這其中包括各種鍾與表等不同的記時工具,當仁不讓地坐穩國際鐘錶銷售市場第一的位置,將其他市場遠遠地拋在身後。

正因爲有著這樣龐大的基數,衆多高階的鐘錶品牌纔有生存的餘地——即便是銷量高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在以億計的數量級面前,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數目,無怪乎國際鐘錶業巨擘無一例外地將中國市場視爲最有發展潛力的所在。即便是自身面臨著全球經濟衰退,在財政方面捉襟見肘,也必須爲開拓中國市場投下巨資。套用一句老派的圈內人常用的理論:「這就好比是在煎雞蛋,在外圍的蛋白可能已經被煎得有點焦了,整個中心的蛋黃還是生的。從理論上推導,中國市場開發殆盡至少需要花費二三十年甚至50至100年的時間。」

您已閱讀37%(421字),剩餘63%(7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