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審視全球經濟危機時,往往會聚焦在具體問題上:美國房地產泡沫、中國貿易順差、希臘墮落的公共財政。指出具體的反派角色甚至更容易:華爾街貪婪的銀行家、操縱人民幣的北京官員,以及依靠勤儉的德國人過活的懶惰的地中海人。
要把這些碎片拼成完整的畫面,則要困難得多。但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他《偉大的再平衡》一書中,就做到了。這位曾經的華爾街銀行家現在在北京生活和教書,他認爲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中,萬事萬物之間都是互相聯繫的。
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必然伴隨著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不能完全將此歸咎於逆差國。貿易順差國的政策也很關鍵。因此,希臘的逆差並不是由於人們眼中的希臘人的懶惰,而是源於柏林爲提升競爭力和降低東西德統一導致的失業率所採取的政策。德國將工資維持在較低水準,抑制了國內消費。額外的產出只能用於出口,並且主要是向歐元區國家出口,有利的匯率條件讓德國受益。
您已閱讀22%(389字),剩餘78%(13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