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醫療

中國應加強民營醫療建設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鄒至莊:中國如果想更快地增加醫療服務的供應,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允許和鼓勵民辦醫療機構和中西藥製造的發展。

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活年年改善,但是醫療的供應到了2005年是沒有增加多少。2006年以後供應增加了,但是沒有其它消費品增加的快。本文的目的是要解釋上述的現像以及提供政策建議,使其供應增加速度變得更快。

醫療服務供應成長速度的數據,來自於中國統計年鑑2010表21-3。數據表示,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的數量,從1990年的3.45到2005年的3.57,沒有增加。但從2006到2010,分別是3.66,3.76,3.92,4.15和4.37,這4年每年約有4.4%的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沒有其它消費品的高。請看中國統計年鑑2010表10-5,平均每人消費支出2000年是4998元,2010年是13471元。這10年平均每年約有10.1%的增加。同時,消費品價格指數年平均每年約有1.77%的增加,所以平均每人實質消費每年約有10.1%-1.8%=8.3%的增加,遠高於醫療服務供應的增加。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人民收入增加,對消費品的需求增加,如果一項消費品的供應增加不夠,它的價格根便會上升。據中國統計年鑑,醫療價格從1996年至2006年間分別成長了12.4%,22.9%,17.2%,11.7%,11.1%,10.5%,8.2%,8.9%,5.2%,5.2%和3.0%。這樣的增速相對於這幾年穩定的消費物價指數來說是很顯著的。所以到2006年在中國很多人說看病貴。

您已閱讀33%(593字),剩餘67%(12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