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

FT社評:白宮應對新國務卿放權

是時候改變白宮對美國外交政策的高度主導局面了。白宮政治鬥爭太多,戰略思考不夠,應當賦予新任國務卿克里比其前任希拉里更多的自由裁量權。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離任演講中表示,世界需要一種新架構,它應該是「弗蘭克•蓋瑞(Frank Gehry,著名後現代主義建築師——譯者注)風格,而不是中規中矩的希臘風格」。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美國在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第二任期伊始面臨的複雜局面。上世紀90年代希拉里還是「第一夫人」時的許多確定性已經不復存在,尤其是那個短暫的單極格局時代。

因爲小布什(George W. Bush)對單極格局處理不當,美國聲譽一度受損,值得稱讚的是,希拉里自2009年擔任國務卿以來,幫助美國恢復了名望。她的明星效應——以及她願意出席相對冷門的國際會議——是全球舞臺上的一項重要資產。但她的外交遺產並不像人們預期的那麼大。美國的戰略方向需要由約翰•克里(John Kerry)進一步闡明。

但白宮首先必須明確表示,將賦予克里這麼做的空間。這位前參議員上任伊始有一個明顯優勢:沒人懷疑他仍然抱有當總統的野心。無論是飛行里程還是出訪國家數量都創下紀錄的希拉里,一直受到歐巴馬助手的嚴密牽制。她被視爲白宮戰略的執行者。她還在阿富汗問題上被邊緣化。

您已閱讀56%(485字),剩餘44%(3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