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FT社評:卡麥隆的空想

卡麥隆在設定英國「脫歐公投」時間表之際稱,希望英國「免受歐盟的荒謬監管」。如果英國希望既能自由進出歐盟市場,又不用遵守其法律,那最終將只是空想。

多年以來,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推動著英國邁向一場公投,來決定是否退出歐盟(EU)。這些因素包括英國公衆對歐盟的懷疑與日俱增,歐盟的性質不斷改變,保守黨在英國2010年大選中獲勝,還有,自1975年英國人上次公投以來已過去了很長時間。公投的支持者中,也有支持英國保留歐盟成員國身份的,比如本報。

因此,儘管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昨日承諾將在2017年舉行公投,讓保守黨欣喜若狂,其實他只是證實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將會發生而已。卡麥隆昨日演講的真正重點,是他認爲在公投之前,英國要做的事:就英國留在歐盟的「新協議」展開討論。他沒有透露細節,但提出了兩大願景。

首先,他希望獲得「保障」,以防止日益一體化的歐元區邊緣化非歐元區的歐盟國家。這不僅是符合英國利益的合理主張,而且還是阻止單一市場出現分裂的必要舉措。其他歐盟成員國有必要公允地聽取這種主張,尤其是德國,因爲德國高度重視這個有5億多人口的歐洲單一市場的完整性。

您已閱讀48%(416字),剩餘52%(4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