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

歐洲如何應對頁岩氣革命?

倫敦城市大學教授賴利:歐洲應開發天然氣,放棄煤炭;並從美國手中接過保護能源供應路線的更多責任,以降低煤炭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地位。

在全球都在爲水力壓裂技術是否安全而爭論不休時,政策制定者卻忽略了大局。能源行業已取得了至少半個世紀以來最重大的進步——利用先進的水準鑽井、水力壓裂和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開採出頁岩中蘊藏的化石燃料。

頁岩氣革命顛覆了「80比10」的資源構成假說,即歐佩克(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掌握了全球80%的油氣資源,而經合組織(OECD)國家和中國的佔比僅爲10%。如今,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和美國,都能從頁岩中提取出能源,但歐洲也有這方面的潛力。

然而,即便歐洲人未曾從頁岩中開採出一丁點兒的能源,他們也無法忽視頁岩氣的影響。頁岩氣將重塑歐洲的地緣戰略地位。樂觀地看,其他地區開發的頁岩氣將使歐洲所需的能源供應得到更穩固的保障——這些地區要麼將多餘的傳統液化天然氣(LNG)轉運至歐洲市場,要麼將頁岩氣以液化天然氣的形式輸送到國外。

您已閱讀26%(359字),剩餘74%(1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